“光標(biāo)慶燈”活動簡介
大槐鎮(zhèn)“光標(biāo)慶燈”于2008年入選恩平市第一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簡介
“光標(biāo)慶燈”習(xí)俗約有1700年歷史,是一項群眾性的民間文化活動,是村民為宏子嗣,祈求吉祥平安的而形成的民間習(xí)俗。
歷史淵源
1932年以前,該活動是在正月初十子時開始的,之后,則改為初九。1932年,鄰近地區(qū)的賊匪探知錦嶺村光標(biāo)慶燈的活動習(xí)慣,在初十子時前,賊眾埋伏在村外,趁活動儀式開始村閘大開之時,沖入村中大舉燒殺搶掠,造成了重大損失。此后,為避賊災(zāi),光標(biāo)慶燈儀式改在初九六時開始,一直延續(xù)至今。“文革”期間一度停辦,1984年恢復(fù),并革除男尊女卑陋習(xí),男女老少共同歡慶。
流程和寓意
掛花燈:前一年出生的男孩自備花燈,正月初九日正午前在燈寮懸掛,初十日開燈至元宵節(jié)(十五晚),十六日刪燈。
接菩薩:初九日下午,設(shè)轎一輛,由兩名長者抬轎,另一名長者撐傘,組成有八音、醒獅、羅傘、彩旗等浩浩蕩蕩的隊伍,往公廟接菩薩回?zé)翦及沧允救松裢瑯贰?/p>
光標(biāo):正月十二日,點亮花燈,由掛花燈的家主備“三牲”、鞭炮、香燭等禮儀,抱“光標(biāo)”男孩到燈寮舉行集體祭祀儀式,男孩錄入族譜,八音、醒獅助興,祈求庇佑幼兒健康成長,光宗耀祖。
慶燈:祭祀儀式完畢后,家主便走巷串戶請村人飲“標(biāo)酒”。晚上,或延戲班酬神,人神共樂,祈求神靈福佑。
刪燈:正月十五,熄滅花燈?!肮鈽?biāo)”家主剪下燈穗,拿回家,將燈穗分掛于家中神壇和幼兒床帳,以示傳承神福。
送菩薩:正月十六日下午,組成與接菩薩時一樣的隊伍,送菩薩往公廟安座?!肮鈽?biāo)”的家主抱小兒隨行,并帶燈到公廟已設(shè)定位置懸掛。